藏格矿业三季报:实现营收41.89亿元 钾、锂、铜三大板块稳步发展

http://ddx.gubit.cn  2023-10-22 16:43  藏格矿业(000408)公司分析

作者:陆之梅

10月19日晚间,藏格矿业(证券代码:000408.SZ)对外披露了2023年三季度报告。公告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8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9.69亿元。

对此,有市场人士分析表示,尽管藏格矿业今年前三季度的营收、净利润相较于去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但是近68%的销售毛利率以及30亿的净利润水平,放在整个A股来看仍旧是颇为亮眼的。不论是紧跟市场行情适时调整销售策略,还是今年前三季度公司主要生产经营数据体现出的稳产高产势头,都能看出藏格矿业如今正阔步走在一条高质量发展的路上,其管理层的治理水平,从中亦可见一斑。

新能源产业方兴未艾

钾、锂、铜业务三位一体打造强盈利能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双碳”目标的提出,为新能源产业创造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随着下游新能源产业的兴起,锂资源需求量逐渐增大,盐湖资源作为国内储量最大的锂资源类型,对于保障国内锂资源的供给安全具有极高的战略意义,这也为藏格矿业的发展带来了全新机遇。

据了解, 2016年前,公司就开始进行盐湖资源整合,并且自主研发固转液态技术,顺利完成32万吨/年及48万吨/年氯化钾改扩建项目,实现了钾肥业务的布局,目前该板块市占率已为全球前十。同时,公司积极布局新能源领域,通过收购麻米错盐湖,锂资源得到持续拓展。碳酸锂业务自2020年贡献营收以来保持快速增长。此外,公司旗下巨龙铜矿一期项目2022年正式投产,铜业务逐渐步入正轨。

据藏格矿业公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持有巨龙铜业取得投资收益5.85亿元,增幅达69.57%。“钾锂为基,巨龙添翼”。至此,公司在经营端形成了以钾、锂、铜三大资源互为依托的业务结构。

从财务角度来看,如今的藏格矿业盈利能力在行业内较为出众,成本管控能力优异,毛利率、净利率整体呈上升趋势。2022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为82%,其中氯化钾产品毛利率70.93%,碳酸锂产品毛利率92.20%。2023年上半年,由于碳酸锂和钾肥市场价格双双回落,公司销售收入下滑,毛利率降至71.17%,但依旧处于较高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期间费用率整体呈现走低态势,体现出良好的成本管控能力。此外,近三年公司资产负债率均处于10%左右,体现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战略规划清晰可落地

三大板块产能增量带来可观盈利预期

大道行思,取则行远。企业想要行稳致远,必须建立在对行业的深刻理解和深入思考的基础上,合理制定相应的战略规划。这也是企业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谈及未来发展,藏格矿业表示,公司秉持聚焦钾锂主业,在保证青海察尔汗盐湖钾锂稳产的基础上,在国内外持续寻求钾锂矿产资源的储备与开发;持续推进矿产资源的开发进度,提升增强产能的资源储备。公司在推动内生增长的同时,围绕战略目标持续开展盐湖资源的开发与并购。

具体来看,基于钾肥业务,公司老挝首期年产200万吨氯化钾项目正在顺利推进中,届时公司氯化钾产能翻倍,在钾肥价格有支撑,成本有效控制的背景下,其盈利空间可观。

而在碳酸锂板块,公司持续布局麻米错等西藏盐湖,自有资源量提升。在“连续吸附+膜法除杂浓缩+一步法沉锂”核心技术下,碳酸锂业务盈利质量优异。国泰君安研报表示,公司麻米错盐湖一期年产5万吨碳酸锂项目计划于2024年底建成,届时公司权益碳酸锂产能有望翻倍。此外,参股巨龙铜业同样为藏格矿业带来了值得期待的投资收益。公司为巨龙铜业第二大股东,投资收益增长,盈利占比提升。巨龙铜业2023年计划生产并销售铜精矿15.36万吨,二期项目预计2025年Q2投产,产铜量30-35万吨/年,新项目建成后,藏格矿业投资收益有望迅速提升。

实际上,早在去年3月,藏格矿业就对外公布了2022年至2027年的五年发展战略规划。在第一阶段(2022-2024年),公司将致力于走向全国,在产品产量和经济指标上均实现跨越增长,经济实力和企业规模得到显著提升,成功实现集团化运作;而在第二阶段(2025-2027年),藏格矿业则志在全球,公司表示,将继续全面开发已有矿产资源,主要经济指标及效益迈上百亿台阶,基本达到全球一流矿业集团水平。

首先,公司将致力于使察尔汗盐湖氯化钾和碳酸锂产量保持稳定。第二,麻米错盐湖锂项目在稳定生产前提下,择机扩产。同时,公司还计划新建1个盐湖锂矿山。此外,在作业方式、人才培养、资本运作、ESG体系打造等方面,公司亦将精益求精。

可以看出,今后五年是藏格矿业从国内一流矿业公司建设成为全球一流矿业集团的关键时期。在新能源之风下,藏格矿业能乘风飞到多高、多远,值得投资者保持长期关注。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广告